第一部智能手机:我成了MIUI发烧友
我真正意义上的的第一部智能手机是酷派大神F2全网通版。那是我第一次用智能手机,在此之前我对智能手机一直很新奇。手机到货以后我很开心,但我用了几天这台手机就开始出问题。发热,卡顿,手机的硬件是不错的,可就是这系统实在是减分。有了上一部智能手机刷机的经验,我在百度上熟练的找到了这台手机刷机包。最后我选择了MIUI,当时的MIUI还没有官方适配,刷入的是第三方开发者做的适配包。
自此,我爱上了MIUI。我从来没有用过这么好用的系统。云服务,开机设置,好看的UI,和当时宣传的“人性化的设置”都是我认为的加分项。当时就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买一部小米手机。
对小米的“狂热期”
我有一段时间对小米的产品非常热爱,所以我买了各种各样小米的产品。也爱上了各类电子产品。我对小米这个品牌也是相当的认同。认同它家的产品,它家的价值观,我也相信小米会是米粉心中最酷的公司。我甚至还买了几本介绍小米的书,让我受益匪浅。
热度不在,开始降温
人不可能永远喜欢一个东西,也不会一直买同一个品牌。因为人又审美疲劳这一说,我曾认为小米会越来越伟大。可现实的体验正一次又一次的打我的脸。我的第二部小米手机:小米Note3。我曾因为这部手机而兴奋了一周,我依稀记得打开新机登上账号然后给它刷上开发板的那种喜悦感。
硬件问题
可惜,随着用的深入。我开始对小米失望。首先是相机,买之前看中那个双摄,买回来以后变成了“系统优化掉了”论坛里时常有人吐槽这个问题,到后来电池很不耐用。以至于我开始电量焦虑,随时出门就必须带着充电宝,因为我知道,它随时可能没电。
软件问题
MIUI曾是我购买一部手机的理由。但MIUI的升级迭代让我对它逐渐失望,尤其是MIUI8,我知道现在在2025年还在提MIUI有点穿越,不过它确实给过我一些“震撼”。我从未用过如此卡顿的系统和丑陋的UI,我理解新系统需要增加新功能。可是这个功能如果会拖慢整个系统,我感觉干脆就不要做了。
系统分身,应用双开,以及其他功能真的会让手机有种很卡顿的感觉。整个MIUI8我感觉都是为了增加新功能而增加新功能,负优化,发热都很严重。
我的坚持
即使出现了这么多问题,而且不仅是手机我买的某些其他小米的产品也问题不少我也再坚持或者说是在死撑着用小米的产品。从现在看来,我把它形容成“强迫症”或许更为贴切。
转机,上车荣耀
我的新手机:荣耀X10
再一次意外当中,我收获了荣耀X10。这台手机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因为它的优点实在是太多了。5G,电量大,系统稳定不卡顿,发热良好。也不用再电量焦虑,不需要随身带着充电宝。它顺手改掉了我随时充电的强迫症。为数不多的缺点是没有NFC,毕竟是个千元机我也能接受。
对小米的释然
当我真正开始使用荣耀X10时我感觉心中的枷锁似乎瞬间消除了。我不需要病态的喜欢某一个品牌了。也终于发现了一个更棒的手机。自此,我也不再碰手机刷机包,也不碰各种奇怪的原生系统/软件了。
用上华为,逃离华为
有了荣耀的铺垫,我也顺理成章的用上了华为手机。虽然不是旗舰机,但也非常够我使用了。不过有一些问题也似乎解决不掉,我正在努力的克服它。但我认为在鸿蒙5.0上这些我问题应该都可以解决。
可惜因为工作原因,我没法使用鸿蒙5.0。
我的期待
我现在最期待的也是我最想要解决的事情就是需找下一部适合我的手机。